“时代浪潮奔涌向前,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必须紧跟步伐,加速改革。
1、行业需求改变,催生全新职业方向
近年来,风景园林行业的服务对象发生转变,从过去的政府、房地产公司等大型客户,逐渐转向普通老百姓。
“过去追求专业的精深,如今则需要广博的知识储备。”林小峰分析道,“在知识快速传播、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以往我们认为的‘精’与‘深’,或许两年后就不再具备优势。如今的就业方向应更加多元,比如‘公园+’‘+公园’模式下,学生可以成为公园活动策划师、自然教育师、园林产品设计师、园林文化推广师、公园导赏师、公园运营师等。”
林小峰进一步指出,如今设计院、施工单位也在拓展项目运营业务;园林养护人员面对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需及时调整工作方向;从事植物生产的人员,更要掌握市场学知识,顺应产业升级转型。他举例道:“即便一个不大的公园里,各种问题的管理难度也会不小,因此公园运营管理需要各方面人才。”

2、教学如何改变?多方举措助力发展
“目前,全国开设园林本科或风景园林专业的院校有278所,设置研究生学位点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共84所,其中学术博士点21个。”林小峰强调,学科教育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全面改革与重新规划。林小峰出身教育世家,其父母均为大学教授,20多年前他就开始在南京农业大学做课外老师,一直在各大高校进行巡回演讲,多年来去过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经常与国外教育界进行交流。
为此,针对国内风景园林教学,林小峰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其一,增设多样化选修课。通过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其跨领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掘自身优势与特长。其二,强化校企合作。鼓励学生走进企业实习,深入行业一线,精准把握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标准,为未来就业筑牢根基。其三,邀请“一线行家”走进课堂。林小峰表示:“这些行家身处行业前沿,最了解市场动态与社会需求。将他们的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定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