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热门关键词:

树木评估、苗木评估、果树评估、苗圃评估、林木评估、花木评估、盆景评估、树木价格评估、拆迁补偿评估

 
企业新闻/news center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以全新种树模式适应苗木市场形势大变
更新时间:2023-07-04 点击:131

近两年,园林行业由于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加上大规模绿化、地产项目等减少,苗木产销形势十分严峻。

“以前苗木价格飞涨,纯利润能达到30%—50%,但这是非正常的。今时不同往日,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改变打法。”日前,在北京举办的园林花木企业家大会上,中节能铁汉星河(北京)生态环境有限公司董事长史自锋颇为感慨地说。

面对苗木应用形势大变,转型、创新听起来机遇无限,但对更多从业者而言,这需要魄力、也需要勇气。在现场,多位从业者分享了各自的种树之道、全新的种树模式,让人感受到他们积极适应苗木市场新形势的自信。

在变化中找准需求

近几年园林行业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苗木作为非标产品,价格回归理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体现在设计理念的改变。

陈靖宁是易兰规划设计院合伙人、设计总监,带领团队做了诸多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综合她团队参与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出,植物层次少、简洁、大气已成为城市景观营建和提升改造的一大趋势。

“营造植物景观,我们大多采用乔木+地被、乔木+草坪等方式,仅在局部使用多层次围合空间,主要的设计思路还是让植物、硬景和软景三者共同发力。”陈靖宁说。

她认为,城市公园类项目的植物搭配讲究整体大气,近处细腻;历史留存更新项目要在尊重现状植物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植物搭配以符合项目特性;商业空间项目要避免生硬,只需适量点缀植物、创造舒适休闲的购物氛围即可。

可以说,现在各个项目对苗木的用量正在减少,但对植物搭配的要求更为讲究。为此,陈靖宁总结出了三大用苗趋势,即乡土树种应用保持高比例、特色品种应用广泛、多采用可粗放养护的植物。

3-1.png 

易兰参与的北京望京SOHO设计项目

随着消费升级,苗木产品需要升级,从业者的服务也要随之升级。这是成都同立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祝鸣川提出的观点。

“能消费得起上价值百万元的罗汉松造型苗木者大有人在,对这类消费者而言,传统苗圃的景象难以体现其产品价值。因此,如果我们将精品苗木置于场景中,用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示如何将苗木与各种资材进行搭配,从而产生更为和谐的效果,这便是服务升级。”祝鸣川说。

在坚守中谋求转型

“大家抱怨园林行业现在不好干,是因为以前太好干了。园林企业要改变现在的地位,就要转变‘低门槛’的传统印象。”史自锋认为,园林行业要转型发展,要拓展业务领域,要“走出去”。

史自锋表示,星河园林一直走在“求变”的道路上。星河园林成立于2005年,以苗圃起家,专注于地产园林业务。“那时候地产红利巨大,园林的品质能有效提升地产项目附加值。公司在高峰期全年营收9亿元,基本都来自地产园林项目,但这只是阶段性机会。”

2016年,星河园林成为节能铁汉(原铁汉生态)全资子公司。园林行业随着地产红利的逐渐消退,开始走下坡路。

星河园林在节能铁汉的领导下,开始拓展业务领域,在生态景观的基础上,全面发力生态修复、生态旅游、生态环保等领域,谋求转型。

“园林企业利润在降低,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转变思维,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之路,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但无论涉足哪个领域,最关键的还是提质增效。”史自锋说。

北京京彩弘景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晓杰认为,提质增效的关键,在于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苗木成活率,拥有专业修剪技师提高苗木成品率,拥有树木医生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控,利用机械进行生产定额管理。

“这也正是京彩弘景的经验。从春季到现在,苗圃每天都有苗出圃。”周晓杰介绍,由于人工、土地等各项成本攀升,公司生产模式在谋求转型,依托上游生产企业,采用定额式生产,自家578亩苗圃用于展示、示范,如此一来,既避免同质化竞争,还能形成优势互补。

在此基础上,京彩弘景创新双容器育苗模式,在生产技术上进行突破。采用双容器模式种植可实现“10秒起吊、60秒装车、立地成景”,使苗木在反季节移栽项目上更具优势。

3-2.png 

京彩弘景的双容器育苗模式

事实上,园林行业不乏转型成功的案例,但对大多数从业者而言,转型之路充满挑战和坎坷。

众所皆知,欧洲苗圃先进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造就了高标准、品质一流的苗木产品。北京惠远明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江丽平曾试图将欧洲的高品质种苗、先进生产技术和配套设备引入中国,但经过多次尝试无果后,决定暂停中国的观赏苗木项目。

“我们认为,一切都以生产高品质苗木为最终目标,但中国市场还没准备好。”江丽平认为,中欧苗木产业的差异化体现为三点:一是产业未细分,苗圃承担了种苗、小苗、成品苗等全产业链生产繁育的多重身份,使得投资周期大、资金压力大、专业要求高;二是种植模式差异化,表现为种植间距、套种、混种问题,导致机械设备无法应用,生产技术无法落地;三是市场需求差异化,市场上种类、品种多样,标准不一,品质参差不齐的苗木都能被销售,使苗圃很难实现标准化和精准产品定位。

在传承中勇于创新

3-3.png 

嘉宾对话环节上三位苗二代分享种树之道

其实,无论身处哪个行业,转型和创新都需要勇气,并极具挑战。

此次大会嘉宾对话环节中,三位“苗二代”在传承的基础上发扬并创新种树哲学,或许正是行业所需的勇敢与自信。

“勤劳、善良、豁达,这是从父亲身上学到的处事方针,也是支持我做下去的动力。”金华世轩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达从父辈手里接管苗圃时,主营产品分别是桂花、罗汉松和茶梅,他大胆调结构、去库存,只留下了主打产品茶梅。

之后,程伟达在茶梅品种和形态上下功夫,培育出白色、粉色系茶梅,增加柱状和树状造型。同时,邀请日本造园大师设计景观庭院,打造成为场景化展示卖场,启迪客户,展示“个性”。

祝鸣川也是从父辈手中接过了“大旗”。祝鸣川父亲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桂花,参与了成都桂花产业从起步到繁荣再到陷入低谷的整个过程。

祝鸣川父亲在成都桂花如火如荼的那几年,及早意识到了问题,并开始尝试走差异化道路、梯队化生产,并收集储备大树资源。父亲身为老一辈苗木人,用眼光和坚持铺就了前行的道路,而本想独立创业的祝鸣川在父亲的殷切期望下回到家乡,继承了父亲“比得、舍得、等得”的种树哲学和人生哲学,用新一代苗木人的拓新和无畏扛起“大旗”。

在他手里,桂花产业拥有了更多可能。“我们不仅要将种树卖树作为基础盈利点,还要实现种树卖产品、种树卖环境的梦想。”祝鸣川说,他创新制作了桂花酒、桂花红茶、桂花香水、桂花糕等系列衍生品,正着手打造一座四季花开、四季花香的桂花主题综合服务园区,集品种、造型产品、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启东市奥林苗木园艺场总经理郭琪华也正一步一步地帮父亲实现他的梦。她表示,在父亲心中,种树从不是为了给孩子留下遗产,而是用种树的收入延续他育人的梦想。

如何帮父亲实现他的心愿,又能让这片槭树林发挥更大价值,是郭琪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希望赋予这片槭树林更多社会价值和文化属性,于是,中国槭彩艺术节由此诞生。

在这里,绘画、摄影、音乐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在林间展开。“游客们自带干粮沉浸其中,感受槭树文化。”郭琪华正带着父亲的希冀,让这片槭树林被更多人所看到。或许,这正是她从父亲身上学到的种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