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热门关键词:

树木评估、苗木评估、果树评估、苗圃评估、林木评估、花木评估、盆景评估、树木价格评估、拆迁补偿评估

 
行业新闻/news center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苗圃建设】如何科学地规划、建设苗圃?
更新时间:2022-09-16 点击:709

近年来我国苗木业发展迅速,花卉苗木已经成为不少地方的支柱产业。由于目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苗木生产具有投资大、见效慢等限制,所以前期的规划和建设必须十分慎重。

 

01 / 制定发展计划

苗圃的发展计划决定苗圃的发展方向和成败,这份计划主要应包括经费预算、企业管理计划、生产计划、市场营销计划等等。具体来说, 生产计划主要包括苗圃的规模、苗圃的类型、苗木种类的选择、繁殖计划、用工计划等等,有短期和长期计划之分。在苗圃筹建初期,发展计划应尽量详尽,并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完善,同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02 / 苗圃用地选择

就地育苗,就地供应,减少运输,降低成本,提高苗木成活率是育苗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建圃前要对苗圃的面积和位置进行规划,使其尽可能在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的位置,便于运输,出圃方便。

育苗是一项高度集约化经营与生产的工作,自然条件直接影响苗木的产量、质量和苗木成本。要注意因地制宜,全面考察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土壤、地形、水源、小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苗木生长的地方。尽可能选用已改良的土壤或进行过地形改造之处,也可利用荒山、河滩地、撂荒地以及交通枢纽周围未开发地等。

 

1.地形、地势及坡向

苗圃地要求排水良好,地势较高,地形较平坦,坡度在0.1%至0.3%之间。多雨地区坡度可选0.3%至0.5%,较粘重的土壤坡度可适当大些,砂质土壤坡度可小些,防止被冲刷。陡坡山地、易积水洼地、重盐碱地、风口、林中空地、日温变化较大的地方不宜作为圃地。

圃地要选好的坡向,防止寒流与风害。如在华北、西北地区,主要是低温和西北风为害,选用东南坡最好。南方温暖多雨,常以东南东北坡向为佳,南坡和西南坡幼苗易受灼伤。在苗圃内有不同坡向时,按树种习性合理安排。北坡安排耐寒、喜阴树种,南坡安排耐旱喜光种类。要考虑霜冻雹灾的影响,远离污染大的地方,减少不利因素对苗木的危害。

 

2.土壤

最好是具有一定肥力的砂质壤土、轻粘质壤土,这类土壤结构疏松,透水、透气性好,降雨时地面径流少,灌溉时渗水均匀、不返碱,pH值在6至8之间。要注意土层的厚度、结构和肥力状况。团粒结构好,土壤通气性强,利于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分解。

土壤结构是可以改造的,虽不作为选圃的基本条件,但制定苗圃的技术规范时应考虑。在北方还要注意耕作层含碳酸钙(礓石)或粘重土层,虽保肥能力强,但严重影响水的下渗,造成水饱和状态,根系呼吸困难,窒息烂根死亡。盐碱含量大对苗木也有毒害作用。砂质土地表温度变化大,水肥易流失,根系生长不良,土壤易干燥,苗木耐旱耐寒能力差。

 

3.水源与地下水位

水源和地下水位是选择苗圃的重要因素,苗圃地应选在离水源近的地方,江、河、湖等天然水源成本低,水质好,利于苗木生长,降低育苗成本。若无天然水源或水源不足,应选地下水源充足的地方打井灌溉。

易被水冲击、水淹地不宜用作苗圃。地下水位过高,土壤透气性差,根系生长不良,秋末易受冻害,多雨时易受涝灾。砂土最适的地下水位是1至1.5米,砂壤土是2.5米左右,粘性壤土是4米左右。

 

4.病虫害

选圃时应进行专项调查,了解当地和周围植物病虫害情况和感染程度。可对圃地内的地下害虫、周围环境、树木、农作物调查、取样、统计、分析,制定出防治措施。

5.气象情况

向当地气象部门搜集有关气象资料,如:生长期、早晚霜期、晚霜终止期,全年平均气温,绝对最高、最低气温,土表最高温度,冻土层深度,年降雨量及各月分布,空气相对湿度,主风向等,还可以向当地人了解周边的特殊小气候等情况。

 

6.交通条件

苗圃应选在交通方便的水路运输线附近,便于出圃及生产资料的运入。靠近城镇便于解决劳力、电力、畜力以及肥源问题。

 

03 / 苗圃区域划分

为方便生产管理工作,对苗圃进行明确的区域划分,有利于日后的机耕及产苗量计算。同时要对圃地的地形、走向、风向等因素综合考虑,如耕作区最好采取南北走向,便于苗木受光均匀,利于生长。

 

 

生产区

1.播种区

培育播种苗的区域,要求地势较高而坡度小于 0.2%,接近水源,灌溉方便,土质优良,深厚肥沃,背风向阳,靠近管理区,如果是坡地应选择最好的坡向。

 

2.营养繁殖区

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嫁接苗的区域,要求土层深厚,土质好,无病虫害,地下水位较高、灌溉方便。扦插区应考虑灌溉与遮阴。杨、柳扦插地选择低洼处;珍贵较难成活的苗木应靠近管理区。有条件应设置温床、阴棚、全光雾插设施及温室育苗设施。播种和营养繁殖区共占圃地10%至15%。

 

3.移植区

培育各种移植苗,将培育的各类苗木进行移植,培育成大苗,要求土壤条件中等,地块大而整齐,依苗木的习性进行合理安排,如杨、柳等耐水湿树种设在低湿区,松柏类等常绿树、绿篱应设在高燥而土层深厚的地带,以利带土球移植。本区占圃地的20%至30%。

 

4.大苗区(保养区)

培育规格大、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苗的区域,其特点行株距大,占地多。选用土层较厚、地下水位低而且地快整齐的地区。为出圃运输方便,安排在主干道及苗圃外围。约占圃地40%至50%。

 

5.母树区

为获得优良种子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需设立采种条母树区。本区占地少,可利用零散地边地角防风林带、沟渠路边等处,土壤深厚肥沃,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占圃地面积5%左右,也可不占或少占圃地。

 

6.引种驯化区

对引进树种进行栽培驯化的区域。要对新品种进行两个地区经纬度及土壤、温湿度、水质等各方面的比较,并进行记录测定和物候期观察、抗逆试验,各项技术措施、技术资料的收集。此区约占圃地面积的5%左右。

 

7.其他分区

按各苗圃不同的具体任务和要求,还可设立试验区、科研区、林果区、标本区、果苗区、温床区、温室区等。

 

辅助设施

1.道路系统

面积占总圃地面积的7%至10%。

 

首先在交通便利处设出口,主圃路宽7至8米左右,高于育苗区20厘米以上。出入圃车辆要能错车,路面以水泥路为佳,便于拖拉机行走。支路4至6米,高于育苗区10厘米以上。作业路2至4米,便于单行车辆来往,圃路路面以石子或煤渣为好。小区间步道宽1至2米,路面为泥土路。此外,还应设置环圃路,便于车辆回转方便。

 

2.灌溉系统

苗圃须设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其设置分为明渠、地下管道灌溉系统两种。

 

明渠从水源处经主渠(顶宽1.5至2.5米)到支渠(顶宽1至1.5米),坡度0.05%至0.1%。其优点是成本低,建造容易;缺点是浪费土地、水,耕作不方便。

 

地下管道灌溉系统的管道埋于地下,采用浇灌、喷灌、滴灌、雾喷等,灌溉方便。管线应埋于耕作层以下及当地冻土层以下。其优点是节水、省工;缺点是投资大、成本高。

 

3.排水系统

面积占圃地的1%至5%。

为解决汛期育苗区的积水问题,设置不同的排水系统,将积水通过排水系统排出圃外。系统分明沟、暗沟两种,出水口要保证排水畅通,坡度为0.3%至0.6%。

 

4.积肥场所

施入有机肥料对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起着重要作用。要在交通方便、离水源近的地方建立积肥场所。如有条件和资金,应修建密封的有机肥沼气池。沼气池卫生又无异味,能提供各种能源,销纳城市粪便。沼气池应就近设置,便于追肥。

 

5.防风林带及篱垣

为避免苗木受风沙为害,应建防风林带,降低风速,减少地面蒸发。防风林带主林宽8至15米,辅助林栽2至4行。也可将防风带作为母株林,将未出圃的苗木栽植在渠道、边界、圃路两侧,并统计编序存档。

 

6.管理区

主要包括办公室、经营、科研、宿舍、食堂、仓库、种子库、工具室、车棚等。此区应交通方便,地势高燥,接近水、电源,不宜在育苗处。大型苗圃此区最好设在中央,便于经营和管理。